彭博社近日披露,苹果公司做出了一个令科技界震惊的决定——暂停Vision Pro第二代头显的研发工作,转而将研发重心转向一款尚未公开的AI眼镜项目。这一战略调整迅速引发了行业内的广泛讨论,人们纷纷猜测:苹果是否认为混合现实技术已经触达发展瓶颈?
据悉,Vision Pro自上市以来虽凭借技术优势获得专业领域认可,但3499美元的定价与470克的机身重量始终限制其市场渗透率。一位不愿具名的前苹果工程师透露,研发团队正全力投入代号"AI Glass"的新项目,这款设备将彻底抛弃传统VR/AR架构,转而打造全天候智能助手。其设计理念被内部形容为"从重型装备向轻便工具的进化",旨在实现日常场景的无缝渗透。
苹果CEO蒂姆·库克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AI的战略地位,如今这一承诺正转化为具体产品。内部文件显示,该眼镜将深度整合升级版Siri系统,具备实时语言翻译、环境感知预警、智能日程管理等突破性功能。更引人注目的是,苹果可能为其配备自主研发的AI芯片,运算能力将远超现有可穿戴设备。想象一下:用户行走时自动获取导航指引,会议中实时生成文字纪要,接触陌生事物时即时获取百科信息——这些场景或将通过一副轻便眼镜实现。
这场转型背后是激烈的行业竞争。meta推出的Ray-Ban智能眼镜已占据早期市场,谷歌秘密研发的Project Iris项目持续推进,亚马逊通过并购强化AI视觉技术布局。在此背景下,苹果选择差异化路径:先以AI功能培育用户基础,再逐步叠加增强现实技术。这种"由简入繁"的策略,被分析师视为比直接冲击专业XR市场更务实的选择。
尽管Vision Pro研发暂停,但苹果并未完全放弃混合现实领域。知情人士称,公司正通过AI眼镜项目积累用户行为数据,为未来技术融合奠定基础。这种"分步走"的战略,既规避了当前技术瓶颈,又为后续产品升级保留了可能性。
根据泄露的路线图,这款AI眼镜预计2026年上市,定价可能控制在1500美元区间。尽管最终形态尚未确定,但可以预见的是,它将重新定义人机交互方式——通过自然语音指令和视觉识别技术,使AI服务真正融入日常生活。当科技媒体仍在讨论Vision Pro的成败时,苹果已悄然开启下一个创新周期。
这场变革引发了消费者热议:是继续完善混合现实头显,还是全力押注AI眼镜?两种技术路径的争论,本质上是对未来计算设备形态的探索。无论结果如何,苹果的这次战略转向都证明:在科技行业,及时调整方向往往比坚持既定路线更需要勇气与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