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科技资讯】11月21日消息,比亚迪(BYD)的电动汽车型号“海豹(SEAL)”近期经过多方深度拆解和分析,揭示出其在电力转换器、供应链整合和成本方面的一系列特点。
日经BP与日本名古屋大学的山本真义教授对海豹的逆变器和DC-DC转换器等电力转换器进行了深入分析。瑞银证券研究部也完成了一份长达99页的报告,对比亚迪海豹进行了详细的拆解分析。
拆解揭示出比亚迪海豹配备了自产的功率半导体元件模块,与德国英飞凌科技(Infineon Technologies)的车载功率模块“HybridPACK Drive”相似度高,性能甚至可能超越后者。这显示出比亚迪在与行业巨头竞争方面的实力。
据了解,比亚迪海豹在成本上具有约15%的优势,瑞银指出其关键在于高度垂直整合的供应链、领先的电动汽车整车技术,以及在ADAS方面的合理投入。尽管特斯拉在性能和效率上保持领先地位,但比亚迪在成本方面更有竞争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的电池部分,估计成本约为7870美元(约合人民币57300元),采用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的比亚迪自制LFP电池组,并通过车身一体化工艺提高了组装效率。此外,电池管理系统(BMS)的成本估算为160美元(约为人民币1166元),也来自比亚迪内部供应。
比亚迪的电控单元和热管理系统也体现出高度集成和垂直整合的特点,带来了成本和效率的提升。
然而,报告也指出比亚迪海豹的充电速度较慢,仅为7kW,相比同级别产品的11kW稍显不足。但比亚迪对车载充电机OBC的冷却设计进行了改进,以提高其市场适用性。
总体来看,比亚迪海豹在成本和性能方面与竞争对手相当,并未带来重大创新,但其垂直整合和技术优势在电动汽车市场中展现出一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