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将控股有限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光大国际和德意志银行担任联席保荐人。招股书显示,博将控股是一家重点服务高净值人群、专注赋能中国高科技企业的领先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资产管理规模达人民币93亿元以上,目前管理基金74只,投资组合包括87家企业,主要涵盖高技术服务、数字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医药医疗技术及新材料行业。
博将控股在2014年在中国基金业协会登记为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定位则是一家致力于服务高净值人群、专注赋能中国高科技企业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是国内最早一批面向高净值人群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之一。自2016年5月18日(即博将控股第一只在管私募股权基金备案完成日)至2022 年12月31日,博将控股的总资产管理规模由1亿元增长至约93亿元。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以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总资产管理规模而言,博将控股是中国第二大专注于服务高净值人群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此外,在专注于投资高科技产业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之中,博将控股排名第一。2020年至2022年,博将的总收入分别约为1.22亿元、2.15亿元和2.1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1.8%;同期的备考净利润分别为2.7亿元、7.3亿元和7.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5.86%。
与国内绝大多数VC/PE不同,博将控股选择把高净值人群作为重点服务对象。截至2022年12月31日,博将控股共有1480名基金投资者,其中约99.5%为个人投资者。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中国高净值人群的可投资资产已从2017年的35.8万亿元以10.3%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21年的53.0万亿元,并预计将进一步以10.5%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26年进一步增至87.2万亿元。此外,自2021年至2026年私募股权投资将以13.3%的复合年增长率发展,预计在2026年,私募股权基金将成为高净值人群的第二大投资方向,仅次于股本证券。截至2021年12月31日,高净值人群超过50%的可投资资产仍根据其自身独立决定分配,而并非由专业的服务供应商进行分配。
换言之,高净值人群市场仍有相当的挖掘潜力。尤其是在募资颇为困难的当下,博将控股的差异化定位或使其持续保持在头部地位。自2016年博将控股第一只基金备案完成起,若干投资者持续投资7年以上,有超过30%的投资者进行复投,亦有超过90名客户曾投资于博将控股的基金5次或以上。2020年、2021年及2022年,投资者复投金额分别占各年融资金额的43.6%、48.1%及69.2%。
发展至今,博将控股的投资涵盖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包括初创期、成长期及后期。在初创期投资中,博将控股通过对高科技行业价值链的经验和深入理解,在项目的A轮及更早期介入,现已投资65家初创期企业,54家属于高科技行业,约占总投资成本的约34.4%。代表项目有达闼科技、安泰复材、福米科技、数位科技、烯湾科技等。
初创期企业由于业务模式的不确定性,一般有较高的投资风险,但由于投资机构介入早,项目成功后会有更丰厚的回报。截至2022年12月31日,博将控股25家投资组合公司的估值较初始投资估值至少翻了一番,其中14家投资组合公司的估值为其最初投资时的至少四倍。博将控股成长期和后期投资专注于中国高科技产业中具有领先市场地位的企业,代表项目有极米科技(688696.SH)、睿至、地上铁、智云健康(9955.HK)、分贝通、梯影传媒等,其中极米科技、智云健康已分别于2021及2022年登陆内地科创版与香港联交所主板。
项目退出方面,博将控股全部或部分退出7家公司,总投资成本约为人民币4.338亿元,于退出后实现了约人民币12亿元的退出金额,投资收益倍数达到2.8倍。博将控股投资组合公司的公允价值约为人民币80亿元,其中五家公司成长为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
针对此次上市募资计划,博将控股在招股书里写道,IPO所得资金将维护及扩大高净值客户群体;提高研究及投资能力以抓住战略投资机会,持续为中国高科技行业赋能;增加自有资金投资;继续努力吸引、培养和留住有核心竞争力的员工。
=